四川:到2027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

2025-10-17

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-2030年)》提出,到2027年,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,规模快速增长、质效全面提升、重点领域加快突破,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;培育20家综合实力强的科技服务机构,培训取证的技术经理人达到9000人次,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经理人达到400人,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万台(套)以上,私募股权、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3200亿元,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500亿元。到2030年,科技服务业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,培育壮大一批科技服务领军机构,科技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。

  (一)研究开发服务。扎实推进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、试验开发,以企业研发投入为重点大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。持续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,布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,开展以产业化为导向的颠覆性、前沿性、引领性创新。发挥在川国家实验室、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(技术、新兴产业、制造业)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,以及大院大所大学、科技型企业、新型研发机构等作用,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技术,拓展高附加值专业科技服务。制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、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等管理办法,推动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市场化运营。〔责任单位:科技厅,省委军民融合办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经济和信息化厅(逗号前为牵头单位,下同〕

  (二)技术转移转化服务。聚焦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向产业应用转移,分领域制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清单,加快发展高水平技术评估、对接撮合、技术交易等服务。建好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区域节点、成渝地区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技术转移中心,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川便捷高效转移转化。组建省技术转移联盟,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、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建设标杆性技术转移机构。常态化组织开展“校(院、所)企双进·找矿挖宝”“慧眼行动”“寻宝计划”等对接活动,推动优质科技成果撮合交易。推广“线上科创通+线下科创岛”服务模式,建设科创通市(州)专版和科创生态岛分岛分中心,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建成科技服务业示范载体,提升市场化运营服务能力。构建省产业技术研究转化新型模式,链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资源,建设集“技术发现—评估论证—接续攻关—中试熟化—企业孵化”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载体。(责任单位:科技厅,省委办、教育厅、财政厅)

  (三)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创新需求,加大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力度。实施中试平台建在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上专项行动,在电子信息、机器人、商业航天、生物医药、核医疗等重点领域,分类分级新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、中试熟化平台,推动技术产品化和产品产业化。深化全省中试平台“1+N”模式,强化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、专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中试功能,构建整体联动、共担共享的体制机制。引导链主企业自建或参股建设独立运行的专营中试平台,鼓励高校院所自建或与企业、地方政府共建中试平台,探索“中试+孵化+基金”“中试+代工”等运营模式。(责任单位:科技厅,省发展改革委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财政厅、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各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)

  (七)信息技术服务。健全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,增强数据管理、算力、软件开发、系统运维、网络安全等专业化服务供给,引导企业业务上云、设备上云。常态化征集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,建设高质量数据集、语料库和大模型、等人工智能训练场。优化省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服务平台,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区域算力中心,争取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纳入国家布局,推进“绿电+算力”融合发展,打造国家“东数西算”战略支点。实施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行动,争创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建设全省一站式、全流程、智能化智改数转赋能平台。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供应链协同平台,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穿透式管理试点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“链式”转型。(责任单位:经济和信息化厅,省发展改革委、科技厅)

  (九)科技金融服务。加快建立与科技创新规律相匹配的内部长周期绩效考核方式,用好落地四川的国家科创协同发展母基金、国家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和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、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,引导各类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。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科创贷、科创保等产品,鼓励科技型企业、金融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。动态充实科技型企业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。常态化开展“创投天府·周周见”投融资路演。建设全省融资信用基础服务平台,联动“创新积分制”,提升科技型企业画像精准度。争取“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”专项在川落地,探索“股贷债保”联动等创新模式。积极稳妥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、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。(责任单位:科技厅,省委金融办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财政厅、省国资委、人行四川省分行、四川金融监管局、四川证监局)

  (十三)建设专业人才队伍。支持在川高校成立科技商学院、技术转移学院等,设立科技服务类特色学科、专业,与科技型企业联合招生、联合培养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。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,健全人才引进、培养、使用和激励机制,壮大技术经理人、中试工程技术人员、专业孵化人才、检验检测从业人员、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、工业设计技术人员、专利代理师等队伍。选派优秀人才到省内企业担任技术总师,推动产业园区、科技型企业等培养高素质科研助理。建立健全“企业认定、政府认账”激励机制,探索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认定、标准化认定、专家推荐等多元化人才认定方式。鼓励在川单位建立人才交流中转站,加强与港澳引才合作。(责任单位:省委人才办,厅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科技厅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)

  (十五)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。开展中试项目环评审批流程优化、安评服务指导和中试人才激励机制改革。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,推进科技成果“先使用后付费”“权益让渡”等改革。畅通“民、民参军”渠道,推动建设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、知识产权定价评审机构,优化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功能,建设集多源融合、示范应用等于一体的省低空安全服务中心。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统计监测,探索推动将科研类事业单位、新型研发机构等纳入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调查制度》进行统计。深入实施《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》,修订《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》。(责任单位:科技厅,省委军民融合办、司法厅、生态环境厅、商务厅、应急管理厅、审计厅、省统计局)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九游体育-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- 九游娱乐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